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在全國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并印發《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依托醫聯體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豐富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加強醫療機構人文建設等重點舉措。為深入交流探討各地醫院在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創新護理服務機制、人文醫院建設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人民健康調研團隊走進河南鞏義市人民醫院,實地了解醫院近年來在以人文理念為本,創新探索醫療服務機制方面開展的實踐經驗。
打造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方案》提到,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規范醫療機構內服務用語、行為,增強醫患溝通意識和能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鞏義市人民醫院東區門診樓內景。(醫院供圖)
“帶著感情下病房、憑著良心開處方”“打造有溫度的醫院、提供有關懷的醫療、培養有情懷的醫生”,走進鞏義市人民醫院東區,一眼便看到了懸在院內二樓墻上的標語!斑@些標語是我們打造人文醫院的舉措之一,同時也是醫院醫護人員一直以來積極踐行的服務理念!焙幽鲜§柫x市總醫院(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喬來軍介紹。
除此以外,該院在打造人文醫院環境方面還有一些巧思。在住院區的病房門口可以看到,每一間病房的編號旁都對應著一種不同類型的水果圖案。喬來軍解釋說,這是該院醫護人員為老年患者著想而采取的一項舉措,考慮到一些老年患者不識字或識別房間數字編號有困難,就在房間編號旁同步配上水果圖案,讓老年患者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病房。
醫護人員引導患者識別病房標識。(醫院供圖)
發展延續性護理服務
《方案》提出,以網格化布局的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為載體,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暢通雙向轉診渠道,下沉專家、門診號源和住院床位資源,為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并鼓勵醫療機構為有護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爱斍,在醫院人文環境的構建下,醫院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不斷開展醫療服務創新的機制,尤其在延續護理服務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經驗,讓區域優質醫療資源以更方便、更為患者著想的方式下沉到社區與鄉村!眴虂碥娬f。
據介紹,2019年,鞏義市人民醫院成立了延續護理中心,主要為困難群眾解決居家醫療護理需求,后逐漸延伸為向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有慢性病后續治療和護理需要的特殊人群提供醫護上門服務。在地區緊密型醫共體成立后,鞏義市人民醫院依托市、鎮、村三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探索建立“一體化延續護理服務體系”。由鞏義市人民醫院延續護理中心統一管理,市鎮參與出診的醫護人員需經過資質審核、理論、技能考核,合格后發放《居家護理資格證書》方可持證出診。目前可開展的延續護理服務包括更換胃管、更換尿管、新生兒黃疸測定等50余項。
創新開展家庭病床服務
“在醫護到家的基礎上,我們還創新開展了‘家庭病床’服務。長期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動不便的患者,經責任醫師評估后,可以通過‘健康鞏義’微信公眾號,網上申請在家中或長期居住場所內設立病床,醫院通過家庭病床綜合管理平臺的調度,醫護人員定期上門為患者開展查床、治療、護理、康復等服務!眴虂碥娧a充說,家庭病床綜合管理平臺還能實時更新病床患者服務需求狀態,提醒醫院哪位患者何時需要巡診服務,根據需求,醫院會調派醫聯體醫院的醫生前往巡診。
據了解,2014年以來,鞏義市人民醫院持續推進“人文鞏醫,打造無熟人醫院”建設,提出“三圍繞”服務,要行政后勤圍著醫生護士轉、醫生護士圍著患者轉、信息數據圍著患者和職工轉,一改往日病患“看病難”的窘境,改善了就醫“三長一短”(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的現象。
“下一步,鞏義市人民醫院將通過‘便民就醫少跑腿’七大舉措、‘看病不求人,就診更舒心’改善醫療服務13項便民措施等,把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關鍵小事’變成‘暖心事’,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眴虂碥娬f。(何垚森)
近日,依托新華網建設的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新華網健康中國促
6月1日至4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青島舉行。據了解,為